为什么你的摄影器材不重要百家乐·官网(中国)登录入口-网页版
发布时间:2024-01-17 13:39:24

  百家乐在线你肯定听过,“这人拍的照片简直糟蹋了好相机”。这个话可能太武断。要回答本文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得明白摄影师的阶级。现在这几年,成千上万的人都能号称摄影师,有拿徕卡的,有拿索尼微单的,有拿傻瓜胶片机的,也有拿手机的。

  这种艺术摄影师是捕捉灵魂的摄影师。他们能把想象变为一个2D平面直观明了的图片。他们创作一张图片不是为了钱,往往是内心有这种创作的冲动而为之。艺术摄影师不会讨论器材,他们会讨论哲学和美学。器材只是他们的创作工具。达芬奇,毕加索或者齐白石会和你讨论他们用的颜料,笔刷吗?艺术摄影师可能用的是一台简单的胶片单反,亦或是一台4x5相机。总之,他们会视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,就如画家会选择自己合适的颜料和笔刷。

  为了经济利益而创作的摄影师。收入的100%来源于他们拍的照片。为什么在第二层,因为他们不仅掌握了符合某个群体的审美需求,而且能与之对应的创作,更重要的是能有一套完整的商业运作模式,这是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很难做到的。

  这些人绝大多数是报社记者,婚礼摄影,短视频流量创作者。他们中的某些人在商业的利益中苦苦挣扎那么一丝丝艺术的气息,冠上艺术的文案,打着艺术家的旗号。实际上他们和艺术家根本不在一个圈子。为了他人精神满足和自己经济利益而创作的摄影师,属于第二层。

  他们的器材往往可能是佳能单反。为什么,因为佳能单反方便快捷,质量尚可。他们的世界里时间就是金钱。

  这是人数最多的一个阶级。这些人真正的喜欢摄影。会琢磨构图,会琢磨光影,会主动欣赏学习大师作品。周末可能会给朋友拍一套写真,或者去街上扫街,或者去爬楼拍都市风景,或者只是用相机记录一下生活。往往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好器材就能拍出好片子,所以经常会乐此不疲的和朋友讨论最近发布的某某器材。

  第三层的摄影师很有可能会落入第四层。但是第三层的摄影师也有可能直接进入第一层。

  这种人想必大家都见过。他们空洞脑子里只存在那么几个词:动态区间,低通滤镜,对焦速度,德味,镜间快门,炫光,色散,色彩深度,拜耳阵列….

  没有意义。这种人往往是退休男性。2000年左右上市的第一代数码单反三四万人民币。多少人买不为了拍照,就是图个新鲜。平心而论,像素高感比不过一台500块的装了tmax胶卷的胶片机。

  他们经常熬夜逛知乎,逛论坛,发帖子,像情报站的特工一样收集整理镜头清晰度的数据。他们的器材比八国联军还要繁多:徕卡,阿尔帕,林哈夫,坚无敌,爱展琴… 每天如饥似渴的在网上搜索某个镜头的数据和口碑,但拍的最多照片是色卡和对焦板。我在这里也不是鄙视这类人,而是希望有艺术上进,有审美的大家不要和这类人为伍。

  主观来讲,好的摄影器材能让你快速,简单,方便的完成你想要的作品;差一点的器材需要你多花点时间和精力,甚至略打折扣的达到作品的目标。不管你手上拿着的是手机还是徕卡,它都能帮助你完成90%的作品。(严谨来说,如果你想要拍银河,昆虫,某些器材还是必须入不可)

  客观来讲,现在的相机和镜头发展真的太快了,反而迭代之间的差距非常小。只有那百分之一的摄影师会把作品放大到三五米,也没有普通观众会数你的像素点。很多实战拍摄的情况中,1000块的镜头和8000块的镜头拍摄的图片放在普通显示器或者手机看观看,对于普通观众来讲差别是微乎其微。所以没有必要问需不需要升级器材这类问题。

  铃木达郎拿着三五千的卡片相机现场创作。把他的作品和更专业的器材对比,一般观众基本没有可能看出区别。一直去深究是什么器材的观众应该也不会是有审美的观众,因为他的注意力不在内容上,而是在肤浅的形式上。

  器材真的不重要。摄影门槛太低,创作需要灵魂和积累,不单单是审美的积累,更是对哲学的思考。器材只会被第三层和第四层的人讨论。器材永远是被动的。希望大家能仔细思考这篇短文。

TOP